首页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八章复社和几社(1 / 4)

作品:《统计大明

孙承宗到京城还要两天,朱慈烺已经获得了江南士林对他的非议的密报,当然像李仕钊这种极端只是个例,不过江南对于给朱慈烺换老师的呼声确越演越烈。

毕竟大明对于长子继承制还是很在乎的,而且朱慈烺也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即使大家觉得他有错,那也是老师的原因。

朱慈烺听说迫于士林的压力,朱慈烺的那些老师已经有人打算提出辞呈了,这对于朱慈烺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朱慈烺还不知道那些人打的什么算盘。借着学习的名义,限制朱慈烺的行为,约束他对商业的插手。

朱慈烺觉得他要感谢崇祯的劝解,这还紧紧是粮食一样就引起这么大的反弹,要是真的插手盐税,那搞不好自己还真的会被加害。

这也给朱慈烺提了一个醒,大明皇宫还是危机重重,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而且朱慈烺对于太医的操守产生了言重的怀疑,医者本身就是读书人的身份,自范仲淹开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已经使得医者的地位趋近于读书人之列,而更多的读书人学业无成之后转而投医也成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所以大明的医者是读书人,而这些读书人自然更容易被东林复社利用,做出他们认为利国利民的大事。

而且从防疫军的反馈来看,十多个御医到了山西,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一个个争权夺利仗势欺人确是一把好手,而抢夺民间医生的成果,虚报功劳更是信手拈来。

御医的官僚化导致此次防疫中,御医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要不是朱慈烺为了皇仁堂的名声,特批了一部分民间良医升格为御医,那么这次防疫的功劳就要被民间医生占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