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洛城前途黯淡啊(1 / 5)

作品:《余下的,只有噪音

路易从未想过他会进行这样的工程——梳理过去40年职业篮球的比赛风格的演变,从而帮自己看清未来的道路。

路易将24秒进攻之前的时代,定为洪荒年代。

没有24秒的乔治·麦肯是超级巨星,而在24秒规则下,麦肯只是个不入流的中锋,这个规则对职业篮球有着怎么夸耀都不为过的积极影响。

1950-60年代,这十年间,职业篮球比赛简直可以算是“乱枪打鸟”,由于50年代的前五年每支球队最多只有一名黑人球员,所以nba的比赛里会充斥着大量又慢又笨的白人球员在攻防两端各种xjb打的场景。

所以,像鲍勃·库西这样的球员才能脱颖而出,他的创造力,他的不看人传球,他的胯下运球,对当时的人来说就像2008年在电影院里看到《阿凡达》一样震撼。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低效进攻,nba的命中率来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有很多现代球迷会对着库西职业生涯场均39%的命中率指指点点,但如果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就无法得到真相。

真相就是,库西的命中率和同代人相比,已经属于平均水准之上的水平。

根据路易手上的数据,在那个十年间出场超过300场比赛的66名球员中,命中率最高的只有45%,而库西的命中率可以排在42。

如果把这个标准提升到500场,符合条件的就只有22名球员。

排名第一的尼尔·约翰斯顿只有44%的命中率,而库西排在第十五位。

进入六十年代,这一情况仍然没有好转,所谓的神投手们,命中率基本在37%-40%徘徊。

所以,那个时期的nba的版本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能防守和抓篮板的巨人,就是赢球密码。

于是在50年代中后期,指环王和大北斗顺势而出,开启了堪称职业篮球黄金纪元的60年代。

因为角色球员的投篮命中率普遍低下,内线自然能抓到现代球员难以企及的篮板数,而拉塞尔又是个超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