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王出京(1 / 2)

作品:《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黄河之上,数十艘大船徐徐的航行着。

二月的季节,还稍微有些寒冷。

但站在船头上面的柳铭观,却是精神抖擞,看着两岸的景色,啧啧感叹着。

“想不到啊,孕育了老秦人的八百里秦川,如今已经变成了这个模样儿。”他说道,“铭淇,你说这样下去的话,陕西的景色会不会情况越来越难看啊?”

他旁边就是柳铭淇。

而柳铭观说的自然是两岸果露的山体,看上去黄秃秃的,只是略微有点绿色。

肉眼可见那些山土,都有点摇摇欲坠的想要落下来,混入黄河水中。

文人们更能清楚青山绿水的概念,因为这些都在史书里面记载着的。

但是他们却不懂更多的生态系统。

柳铭淇趁机就道:“铭观哥,这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因为民众们缺乏燃料来做饭取暖,所以不断的砍伐树木,使得树木减少,从而不能紧紧的抓住底下的泥土,泥土便会像是刚才你看到的那样,慢慢的滑落到黄河之中。

一段两段的无所谓,但黄河上游都是如此的话,那么黄河的泥沙便会越来越堆积,一旦经过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泥沙堆积了,必然会推动水位不断上涨。

而这种事情平日里倒没有什么,如若遇到上游大暴雨或者冰山融化更多,那么就会卷裹着更多的河沙与河水,蜂拥的冲击下游,从而出现了中原大地上的黄河泛滥,水龙突破堤坝,破坏一切能见到的土地。

同时这种水土一旦保持不住,黄河上游也会越来越贫乏,没有能供给耕种的土地,也没有可以使用的好的水源,民众们越来越穷困。但反过来说,他们越来越穷困,便会越依赖去砍伐树木,以此来换取更火的费用。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这幅情景,实际上对我们大康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倘若长期不去管的话,要不了一两百年,黄河三五年泛滥一次,灾害越来越严重,大康民众越来越穷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柳铭观听得目瞪口呆。

他本来是在感叹黄河两岸的风景没有之前漂亮了。

谁知道柳铭淇跟他说了这么一大堆。

柳铭观虽然是一个喜欢吟诗作对的文人,但他的心地很善良,不是那种没心没肺的贵族子弟。

回想着柳铭淇说的严重后果,他的脸色凝重了起来:“既然如此,铭淇你跟圣上进言过吗?”

“当然说了。”柳铭淇颌首道,“本来他们就要认真的讨论,并且做点什么的……结果去年一开始就遇到了敌寇入侵……按照现在的状况,三年恢复正常都算运气了,五年之后开始全力治理,都算是很值得欢庆的事情。”

柳铭观皱眉:“还要等五年才做?那岂不是十年才能做好?”

少年哑然失笑,“铭观哥,你想得太简单了,这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重新种植树木、让水土不再流失只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否则他们穷了,还是只有不断的去砍伐树木,这样我们栽种的速度能比得上他们砍伐的速度吗?”

“所以用的时间会很长?”柳铭观问道。

“能用三代人的时间彻底解决黄河隐患,那都是上天保佑。”柳铭淇笑道,“所以我们任重道远,为了后代子孙再也不像我们这样吃苦,千万不能松懈啊!我们把该吃的苦吃了,他们就会过得好一些呢!”

柳铭观想了片刻,认真的点了点头,“铭淇,你说得很对!到时候我一定跟着你,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

“铭观哥,你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柳铭淇迟疑了一下,没有说我等你登基为皇后,不要忘记这个事情。

因为按照皇帝的意思,他是一心想要扶持自己没出生的儿子了。

但在柳铭淇看来并不怎么恰当。

一个皇子从生下来道成熟,至少要三十年的时间,这还是最好的状况。

深宫妇人抚养长大的孩子,到了老还是一个小孩子都不奇怪。

而在这等待他成熟的三十年时间里,实际上变数是非常大的。

许多朝臣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又没有人在上面压着他们,所以他们很容易放飞自我。

说白了,就是没有中心指导思想,他们各行其是,反而造成了一加一小于二的结果。

如果换成了柳铭观,到了他继位的时候,差不多是四十岁,正好是年富力强的年龄。

这时候他再顺着景和帝定下来的方向,坚持努力二十年,那么就会取得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

等一等!

柳铭淇不是在皇帝面前说了,皇帝一定能生下皇子,然后他愿意扶持小皇帝吗?

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