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水浒新秩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章 敲他狗头(1 / 3)

作品:《水浒新秩序

东南小营被推,何灌兵败身死还不到一旬时间,临安守军便有幸再次目睹了友军崩溃于城下的壮观场面。

不同的是,这一次同军并没有顶着城上的炮火强行拔寨。

因为他们带来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

同军的首轮炮击尚未结束,缩在营中瑟瑟发抖的勤王兵卒便当场溃散。

惊慌失措的溃兵不敢出寨冲击北面严阵以待的同军大阵,只能合力拆毁寨墙,向着东、西两面的空地亡命狂奔。

还有一部分慌不择路,试图游过南面的护城河,并进入临安城中逃得性命。

这些士卒即便没有淹死在护城河的臭水中,也只能在寒风中哀嚎,乞求城上同袍开城放自己进去。

李纲倒是胆壮,同军开炮后便拒绝了将佐们退到城下躲避的建议,始终站立城头,以自身的坚定意志鼓舞军心士气。

但在勤王兵马再次大溃的事实面前,其人的行动便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面对城下士卒的哀嚎,李纲只能铁青着脸不予理会。

因为,同军的骑兵已经出动,正在无情截杀东西两面逃出城上守军远程武器覆盖范围的溃卒。

这个时候,身负亲征行营使重任的李相公如何敢冒险开城,将临安城中的达官贵人和数十万军民置于危险境地?

好在大同正乾皇帝这次带来的兵力非常充足,很容易就能消化几千宋军俘虏,倒是不用像岳飞上次那般不留俘虏。

只要溃兵冷静下来,主动跪地投降,就能捡回一条性命。

城下的战斗——追杀很快就结束了,只留下了硝烟未尽一片狼藉的左、右大营,以及城下越来越弱的嚎叫声。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徐泽并没有继续等待赵桓出城答话,直接带着大军和俘虏返回后方已经搭好的营寨。

直到天色完全变暗,李纲才敢吩咐守卒放下吊篮,接应冻得半死的溃兵上城。

不过,捱到这个时候,城下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发现同军收战俘且停止炮击后,就有部分溃兵又冒险游过护城河寻同军投降了。

尽管这样做会有冻死在护城河中的风险,但风险再大,也比待在城墙下求这活该被灭的朝廷开门强。

而在此之前,大宋君臣也从城外的炮火声读懂了正乾皇帝的决心,急事急办,迅速通过了应对当前危局的办法:

按照以往的惯例,派宰相和亲王前往同军营中乞和。

实话说,众人都清楚不遵照徐泽的要求办,肯定不可能达成同宋两国和议。

但赵桓不敢出城,众臣也更不敢放皇帝出城,唯一的皇子又被同军俘虏,当前唯有先派宰相和亲王前往同营挨骂再说。

说不定正乾皇帝骂了一通后,就消气了呢?

而且,徐泽上次兵临开封府,也是态度强横地要求教主道君皇帝去见他。

但太上皇并不敢见徐泽,只能派公相蔡京和彼时尚是皇太子的今上代往同军营中,并谈妥了退兵条件。

这次,大概,应该也行吧?

宰相的人选相对容易确定。

原首相白时中数日前才被罢免,倒是躲过了这一劫。

现首相李邦彦曾与正乾皇帝有旧,便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

临到亲王选择,就要难些了。

之前劝皇帝坚守临安的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偲皆是皇叔,辈份摆在这里,这种事自是不用考虑。

唯一的皇子已经落到了同军手中,能选的只能是在京亲王级别的皇弟。

徐泽发布《讨宋檄文》之后,教主道君皇帝便让除皇太子赵桓和郓王赵楷外所有成年儿子分守四方,以应对同军突然攻入临安大宋随之覆灭的最危急局面。

其后,同军出人意料地先侵入了京东西路,给了大宋朝廷喘息之机。

教主道君皇帝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禅让皇位给赵桓,随即南逃,并带走了与今上有隙的郓王赵楷和部分未成年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