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水浒新秩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十二章 大战目标——灭宋(1 / 2)

作品:《水浒新秩序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受限于眼界和见识,普通人看到的青萍和微澜还是青萍和微澜,精英人物却能从中看到即将到来的大风浪。

久经战阵的老将种师道便从同军寿春府后的奇怪动向,看到了大同帝国即将对大宋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并及时向朝廷发出来警告。

但老将临终前的忠言,却没法喊醒那些面对无法解决的困境而选择装睡的人。

当种师道的灵柩进入临安城中受到大宋君臣沉痛哀悼时,数千里之外的大同燕京正在进行着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动员,目标就是南面的大宋王朝!

大同帝国此时能够再兴大兵,自然是高丽战局已经告一段落。

年初,高丽权臣李资谦与其国主王楷的矛盾终于爆发,随之发生的一系列动乱造成了其国内局势动荡,为徐泽送来了等待十年之久的灭亡高丽时机。

其后的几个月里,大同帝国一面稳住宋、金、夏三国,一面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之态调集重兵渡海平灭高丽动乱。

相对于中原王朝,高丽半岛不仅地理上过于偏远。

而且地形上山地占了半岛总面积的八成以上,再加上纵横其间的河流和湿地等地形,非常不利于外来势力对其大规模用兵。

正是因为这一点,历史上最具开拓精神的强汉和盛唐都不曾彻底征服半岛。

而高丽豪族势力与王室分庭抗礼的政治现实,又使得其地方政权相对于小朝廷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

这又使得外来征服者即便占领了其国都,灭亡了其王室,也很难让高丽半岛彻底屈服。

因而,徐泽早年率大军攻陷高丽国都开京后,就没有直接灭亡该国。

而是选择与其结盟,并暗中扶持各方势力让其不断内耗。

但正乾皇帝也没有真正放弃灭亡高丽的努力。

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大同情报部门在通商和政治扶持高丽地方势力通商的掩护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时至今日,这些工作早就结出了硕果,只等大军来采摘。

有相对精确的地形图,还有大批带路党的协助,各地反抗势力的行动几乎单向透明。

当大同帝国三万大军登陆半岛,高丽国内的力量对比就发生了彻底改变,地方反抗势力将被一举荡平的战争形势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但高丽之战也并不是一线平推毫无难度。

平乱之战持续的时间还不到四个月,大小战斗却不下百起。

而且伤亡巨大,仅敌我双方纯军事人员的伤亡就达到了五万人以上,由此可见高丽之战有多激烈。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夸张的伤亡,主要原因自然是高丽国主彻底剥夺地方独立性的无情政策使得地方势力退无可退,只能疯狂扩军反抗。

另一方面,也与具体指挥作战的张雷、单廷圭两人冷血无情,有意逼迫仆从军血战有很大关系。

不过,这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全州大战之后,被杀胆寒了豪族联合武装弃械投降便是明证。

实际上,早在八月下旬,高丽大战便提前宣告结束。

剩下的工作,主要是镇守维稳和土地改革。

可以预见,因为大同的国策严重损害高丽上层的利益,他们的反抗还将持续。

大规模的战斗应该不会再有,小规模的治安战却不会少。

但在镇守维稳部队的铁拳下,这些反抗者的血肉只会成为大同未来的朝鲜巡抚使司(取名箕子朝鲜,与不可能再出现的李氏朝鲜无关)发展的最佳养料。

只待共建会基层组织建立和土地改革政策落地,这个数千年来始终独立于华夏王朝之外的海东番邦将彻底成为历史。

在此期间,位于高丽西北陲的大金国因为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受制于大同,始终严守边境,闷头种田以备征服上京道之战。

而大宋王朝则因被大同海军封锁了海路,早就与高丽断绝来往,更是无从知道这个立国两百余年的小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大同灭掉了。

当然,至少在高丽各地土地改革政策切实落地,国主王楷主动纳土献表的程序走完之前,“高丽国”依然存在并将继续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但在其国内豪族联合武装放弃抵抗,同军随之全面接管了半岛各地之时,高丽就已经实事上灭亡了。

剩下的事务王黼这个老油条自会处理干净,已经用不着正乾皇帝再格外关注了。

也是高丽之战提前宣告结束,徐泽才会命第五军以淮南动乱不停影响本国正常社会秩序为由出兵寿春府,以吸引赵宋朝廷的注意力,并为即将开始的大战造势。

由是,种师道能根据淮南同军异动猜到大同即将对大宋大规模用兵不足为奇——这本就是正乾皇帝要主动透露给赵宋君臣的信息。

徐泽原本的计划是利用十年以上的时间逐步蚕食赵宋领土,确保大同一面稳步拓土一面跟上配套的政治改革。

但第一次讨宋之战开始后赵宋王朝的拉胯应对,让其人意识到这个王朝已经腐朽到连最简单的看家护院都做不好了。

由是,大同帝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必须加快。

这一次,就要从赵宋王朝身上狠狠地咬上一大口。

至少要让哪些还在做割地赔款就能继续过逍遥日子美梦的腐朽势力意识到大同灭宋之心不死,必须拿出最大的决心和力量奋起反抗才行。

因而,拿下寿春府只是开胃菜,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还在后面。

大同帝国兴堂堂之师,从来不屑于阴谋偷袭。

同去年一样,正乾皇帝出兵之前,再次向大宋王朝发出了明确的征讨信号——依然是《讨宋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