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锦堂春色 / 章节正文阅读

48、嘉礼(1 / 2)

作品:《锦堂春色

到了这里,纳采礼算是正式结束。

赵鸾刚起了身,只见潘良庸忙跟到身侧,揖了一礼道:“嘉礼定在了腊月十二,时节有些赶,还请殿下同臣下们移驾京都才是。”

“既如此,自当无不从之……”

赵鸾神色漠然,在一众使者们的簇拥下,登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

至于永嘉侯等人,于后日进京。

赵鸾在明州的一应首饰把玩用具,自有人送去京城的宅院,而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那便是学习宫廷礼仪并宗室亲眷名单。

宫中已经指派了教习女官等待她,时间上自然就有些赶。

使团的脚程显然是不慢的,不过两日半的功夫,一行人就进了京城。

很快,马车缓缓在永嘉侯的正门前停了下来,赵鸾头戴帷帽,抬头再次看了一眼永嘉侯府的匾额,心下感慨万千。

喜悦吗?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原本她只想要逃离京城,躲的远远的,再不跟姜珩有半分联系。

好不容易当她下定决心后,那人却来到了她眼前,沉寂的心再次悸动起来,继而有了她情绪爆发的那一刻。

赵鸾前脚刚进府里,还不等她安顿下来,教习嬷嬷们后脚就进了永嘉侯府,随行的还有代王妃和吴王妃。

教习嬷嬷共有六位,分别指导赵鸾学习宫廷礼仪、宴请、宫规、掌计、嘉礼以及宗室。

对于前面几项赵鸾多少知道一些,只是看到宗室一项不免皱了皱眉。

“贵主有所不知,自建国以来宗室枝繁叶茂,贵主身为未来中宫皇后,岂可有不认夫家人的道理?”

似乎是见到了赵鸾的不解,一个嬷嬷如是这般解释道。

就这样,赵鸾开启了枯燥的学习之路。

这期间赵鸾又先后经历了纳吉、纳成、告期之礼,很快来到了奉迎之日。

这日,吴太后终于原意见承恩伯夫人一面了,一进门,陈氏便一脸幽怨地看着上首的吴太后,“娘娘久不见妾身,只怕快忘了妾身吧……”

吴太后嘴角一抽,看着老太太难看的脸色也是颇为头疼,又不知如何解释,只是开口道:“母亲这是说的什么话。”

说罢,又让身边的宫娥给陈氏搬了张椅子来。

陈氏刚入了定,只奔主题:“娘娘记不记得妾身没什么紧要的。唯独芙姐儿,娘娘您可得给她想个法儿啊,她还那般小,难不成真要给了旁人做填房吗?”

吴太后眉头紧锁,长长叹了口气,“万岁心意已决,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明明心里已经很厌烦了,却不得不费些心力应付娘家人。

陈氏拿出帕子,一边抹着眼泪一面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娘娘,您就不能劝劝万岁,改立芙姐儿当皇后吗?”

“母亲!”

对于口无遮拦的陈氏,吴太后实在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了书案上,道:“这是宫里不是吴家,母亲还是别太放肆了!”

陈氏看着暴怒的吴太后,被吓的顿时哑了声,只是泪水止不住地长流,一口一个“我苦命的心肝儿肉”哭。

“心肝儿?”吴太后冷笑了一声,嘲讽道:“母亲怎么不想想我,你的亲生女儿,这些年一个人在这见不得人的地方又是怎么过来的!”

吴太后将陈氏说的一脸羞愧,就连头,也埋的低低的。

“哀家后半辈子的荣辱都系在万岁身上,母亲不明白,哀家却明白!”

话音刚落,只见吴太后又开口道:“赵氏入宫是板上钉的事了,劝你们别再耍什么花花肠子,否则哀家也救不了吴家。”

说罢,吴太后指着一个宫娥道:“去,送送承恩伯夫人。”

吴太后下了逐客令,陈氏悻悻而归。

嘉礼如期而至,这日,文武百官着常服于宣德门外。奉迎使团持着旌旗,浩浩荡荡来到了永嘉侯府,一路引的京城百姓围观瞩目。

正使宋泱曰:“宋某奉制以礼奉迎。”

永嘉侯答曰:“臣谨奉典制。”

傧者出告,入引主人出大门外再拜。

说罢,宋泱、闵骞二使入府,曰:“有制。”

永嘉侯再拜。

宣制毕,永嘉侯再拜受制,答表又再拜。

这边,依礼当由新后之母引导新后至于宅院外,只是白氏过世,于是就有了三房的李氏夫人代其母职。

李氏引赵鸾于宅前,升堂出立于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