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启激荡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窝点(1 / 2)

作品:《重启激荡年代

一眨眼三天时间过去了。

虽然详细报告还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出来,但仅仅这三天时间,总部从全国各地办事处接收的反馈消息,就让傅松感到触目惊心。

我嘞个乖乖咙咚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傅松都开始后悔看这些东西了,还不如不看呢,看了让人心烦。

真让王永宏给说中了,远景集团食品饮料事业部下的几大产品线,包括碳酸饮料、瓶装水、饼干、膨化食品、方便食品、奶制品、速食肉类等,各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假冒产品。

其中,本省居然是重灾区,这个事实让傅松很是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又很容易理解。

毕竟远景集团的产品在省内宣传推广力度最大,销售网络铺设得也更齐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销售网络甚至下沉至农村。

提到农村,傅松就头疼的厉害,因为这次调查发现,农村是假冒伪劣产品重灾区,而农村大集更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

在农村,大集是绝大部分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的必去之处,除非是急需品会在村里的小卖部购买,比如正做着饭呢,发现没盐了,否则农民都会尽可能去大集上买。

调查人员就在很多农村大集上,找到了远景集团旗下品牌的“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也没印生产厂家。

除了“三五”外,产品名称、包装配色等都跟正规产品一模一样,而且有些还是按斤卖的小包装!

能想出这种方法的人,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头疼啊!

打假打的绝不仅仅是假冒产品的终端零售商,最重要的是要追溯到这些商品的上游批发商和生产商。

所以,傅松反而不怎么担心城市里的假冒产品,因为城市里的零售商基本上都有固定地点,要么是店铺,要么是摊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顺着店铺和摊位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源头。

但在农村,特别是农村大集上的假冒产品就太难处置了。

农民普遍收入偏低,热衷于购买“便宜货”、“只要吃不死人就没事”的落后消费观念,维权意识淡薄,购物渠道传统单一,都加剧了农村大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

另外,基层工商部门力量不足,没那么多人手,想打假却有心无力。

而且农村大集人口流动性大,商贩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被监管部门查处了,明天风头过去商贩们又会“重操旧业”。

今天打掉一个售假商贩,明天又涌出来两个,所以只能从制假源头上做文章,打掉制假窝点,掐断售假渠道。

但这样也只治标不治本,经济不发展,老百姓收入水平不提高,消费不升级,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老百姓还是会用钱包投票的。

“傅总,工商局通知我们,刚发现了一个生产非常可乐的制假窝点,需要我们出人前去配合查处。”王永宏急匆匆地走进来道。

傅松一听来了精神,问道:“什么时候去?”

王永宏道:“害怕走漏风声,所以越快越好。”

傅松站起来往外走,“那还等什么,走,我也去瞧瞧。”

四十分钟后,车队来到沐城南郊的一个村子。

这次任务由工商和公安联合执法,一共来了三部车,加上司机十几个人。

下车后,执法人员快步向村里走去,傅松没有往前凑,落在工商、公安一行人后面,和喻刚、王永宏慢悠悠地往村里走。

从村口的村碑上得知,这个不大的小山村名叫张家庄。

远远望去,张家庄很普通,房子还没石河村多,估计也就一百户出头,人口恐怕不足500。

因为是下午一点半左右,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所以村子里看不到几个人影儿。

张家庄给傅松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以及穷。

但因为离沐城市区不远,所以再穷也比五年前的石河村强,至少村里的路是平坦的。

前天刚下过一场雨,地面还没干,到处都是烂泥坑,没个下脚的地方。

路上还有几坨没清理的牛粪,无数苍蝇围着美味嗡嗡嗡乱飞。

走到半路,便听到前面有人大喊一声:“叉叉进村了,快跑!”

得,本想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

“站住!”

“还想跑!老子让你跑!”

“往哪跑,给老子老实点!”

“我啥也没干,我是好人,你们抓错人了!”

“这是你家?”

“是。”

“你是张志军?”

“是。”

“抓的就是你!给我搜!”

等傅松赶到地方后,发现院子里还挺热闹的,三男两女抱头蹲在地上,执法人员正在对他们进行审讯。

看到傅松走进来,带队的工商局副局长迎上去,递给他一沓非常可乐的商标纸,道:“傅总,你看看,炕上堆的都是这玩意儿,虽然没细数,但也有五六万张了,触目惊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