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无惧的代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0章 终于买到了(1 / 1)

作品:《无惧的代价

第20章终于买到了

工厂、商店、生产队和学校。。。。。陆陆续续地都开始步入了正常。

“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是各行各业的当务之急。

阿利每天都是按上学的时间正常到校。在革委会、工宣队领导下的学校里,主要的事情就是劳动,有组织地进行清墟。

放学以后回到家,也没啥事情,有时候就看看书。

阿利从小就非常喜欢书。有时在放学以后,如果书店不关门,阿利就会去新华书店,趴在柜台上,眼巴巴地盯着自己喜欢的书看——直至书店关门。如果星期天外面的小伙伴儿少的话,也会去新华书店。

在新华书店里,见阿利趴在柜台上不动窝儿,售货员就会用鸡毛掸子从柜台的前端开始掸,一直到阿利近前,边掸边问:“你想买什么书?”

阿利就会红着脸走开,过一会儿再回来趴在那儿,盯着自己喜欢的书看。吃饭就成问题,所以买书就成了奢望。那时候的小人书,像《闪闪的红星》、《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等等,我有的这本你没有,而你有的那本我没有,都是传换着看的,看完了虽然不舍,但还是要还的,永远也成不了自己的。

阿利在书店里看上了一本小说,名字叫《巍巍的青峦山》,厚厚的,有好几百页,售价是元。每次去书店,阿利都会去小说书柜那儿,找售货员要这本书看一眼,然后再还给人家。

新华书店也开始营业了。门朝南开,里面非常简易,除了门口没有摆放东西,四周都摆上了大书柜,上面的图书有的已经毁损了。阿利没有看那些,最关心的就是《巍巍的青峦山》。还好,书还在,也没有毁损,阿利心中一阵窃喜。但怎么买到它呢?

除了每天上学时间,几乎都没有闲着的时候。那时候收废品的也不少,但价格便宜。地震前,由于家家生活都不富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个东西那个物件儿都是好的,即使破了旧了也都舍不得扔。一个两个捡破烂的还行,多了的话就难做了,所以那时候即使是捡破烂的,也非常难。现在与原来不同的是:地震后,人们原来不舍的东西被迫丢弃,废墟堆里的电线、铁丝儿、钢筋头儿等比较多,所以捡废品卖钱买书不失为一条路子。

阿利在上下学的路上,开始睁大了眼睛,留意路边的废墟里,如果有电线、铁丝儿、钢筋头儿、牙膏袋儿等,阿利就会随手捡起来装进书包里。在星期天的时候,就会往远处走走,去捡拾这些东西。

捡回来的东西,按类分开。对于电线,不管里面是铜线还是铝线,找个空旷处就用火柴点燃,将塑料燃烧尽后,不能直接用手去摸,将里面的铜线或铝线放在地上用脚踩踩,将上面未燃尽的塑料弄干净——沾有一点塑料就会打折收购,再按照红铜和黄铜分类放好;将捡回来的牙膏袋儿用水将里面的杂质洗净晾干,将断了把儿的、废弃不用的盛粥勺子烧热,把牙膏袋儿放进去融化成水,然后倒在干净的纸上,牙膏袋就变成了锡钿,锡与牙膏袋儿的价格是不同的。

阿利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将所捡的破铜烂铁归集在一起,找了个时间卖了,一共卖了元,除了买书的元外,还富裕元。后来阿利将剩下的钱交给了母亲。

《巍巍的青峦山》终于到手了!那天阿利拿着新书回到家,找到了一张牛皮纸包上皮儿,洗了手,开始阅读了。

那时的阿利,就有一种性格:就是执着。认准的事儿,一定要想办法实现!正确的还可以,错的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