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珠玉之哥哥黑化以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 84 章 迎亲(2 / 2)

作品:《珠玉之哥哥黑化以后

因成亲之前,她和赵玉珩不可以见面,这一规矩对沈珠来说,倒也没什么。

袁氏也就是李禄光的的夫人,她待她就像亲女儿一样,每日会让厨房做好饭菜,几乎不带重样的,就是想让沈珠多吃点,吃好点。

后来沈珠和她接触了几回,才从她口里得知,她曾也有个女儿,只不过在三年前因病过世了,而她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好,再想要个孩儿也难。

而李禄光顾念夫妻之情,也没有纳妾的意思,所以偌大的府里,也冷冷清清的。

不过有了沈珠陪伴后,袁氏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沈珠自小没有母亲,头一次在袁氏这里感受到缺失的母爱,所以日子过得倒也悠闲自得。

东宫这头,赵玉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自珠儿离开后,他每日只能翻出柜里的小像,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才能有点盼头。

画像里的姑娘,眉眼含笑,眸子顾盼生辉。

乌黑的发鬓,上面插着一芙蓉花的翡翠玉簪,这是他凭着记忆里画的,这发簪正是珠儿及笄之年,他送给她的生辰贺礼。

只是可惜…假的就是假的,哪有真人那样有趣。

赵玉珩叹了口气,默默将画又收了起来。

仰头望着窗外的寒月,思绪不觉也飘了出去。

不知珠儿……在做什么?

“珠儿…”袁氏拿出自己压箱底的首饰,看上去都挺价值不菲,很是精致。

“你瞧瞧看?可有喜欢的?”她温温一笑,手抚在沈珠乌黑的鬓上:“你这丫头真是水灵,平日里打扮也太素了,若是好好收拾一下,只怕是月里的嫦娥都不如你。”

“母亲…可又在取笑珠儿了。”沈珠眸子垂下去,脸也红了。

“什么是取笑,这可都是真心话。”袁氏笑得一脸和蔼,随手取了一个金厢倒垂莲簪,插在了她乌黑的鬓上。

“不错…不错…人美戴什么都好看。”

袁氏嘴里啧啧夸道,正看得入迷时,忽然她咦了一声,目光盯在了一支不甚起眼的玉簪上。

“这是…”说着她自顾自取了下来,在手里端详了会儿,得出一个结论:“这颜色太素了点,你这丫头怎么会喜欢这样素的簪子?不如收起来吧?年纪轻轻的,就应该打扮得鲜艳点。”

沈珠一瞧,才知袁氏说的竟是从前哥哥送她的发簪,于是解释道:“这是太子殿下送的。”

一听太子殿下四个字,袁氏拿着簪子的手抖了抖,脸上尴尬的笑了笑:“素是素了点,不过…太子殿下眼光不俗,是母亲人太俗了。”

当然沈珠也不会去计较那些话,只是袁氏多少畏惧太子,所以这才改了口。

过了龙抬头,天也暖和起来,算是开春了。

新婚前夜,沈珠没怎么睡好,她一直半睡半醒的,好不容易熬到天蒙蒙亮。

不过就算她想睡,也睡不了一个时辰了,喜娘已早早来了府,那些丫鬟也忙碌起来,大婚这日可马虎不得,她们都打起精神,生怕出了纰漏,让太子殿下怪罪。

沈珠在丫鬟的服侍下,洗漱了一番。

她今日什么也不用动手,只等着旁人为她更衣,梳妆打扮。

一身艳红的嫁衣穿上身,腰身处收紧了点,因上次试穿的时候大了点,其余改动就是在裙摆处,又用金丝银绣了花样在上头,在她盈盈步态下,如翻飞的金蝶一样。

沈珠平日里都不怎么上妆,她皮肤本就晶莹剔透,所以脂粉倒也没抹多少,只是薄薄的敷了一层上去。

她的眉是柳叶型的,画眉的人就顺着她的眉形,稍微潤了潤色,让颜色看上去没那么淡,人也更精神点。

最后就是胭脂还有唇脂,上完妆后的沈珠,凝眸看着铜镜里的自己,都有些怔住了。

“太子妃…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太妥当?”那化妆的婢女声音透着怯意,生怕自己没画好。

“不…不是,只是有点不习惯而已。”

沈珠摇了摇头,何止是不习惯,只怕旁人看了,都要挪不开步子了。

辰时不到,迎亲的喜轿就到了门口,外面的炮竹声啪啪作响,场面很是热闹。

沈珠端端正正的坐在榻上,手心又微微出汗了。

似乎看出新娘子太紧张,一旁的喜娘俯下身,笑道:“太子妃不用怕,您只需按奴婢交代的做就是了,何况有什么事,太子殿下也会照顾您的。”

其实她紧张的不是这个过场,而是真正要嫁的人。

沈珠轻轻嗯了声,便又不说话了。

外面的人闹完了,房门这才被推开,沈珠看不见来人的表情,只听到云靴落地的声音,正朝着她一步步逼近。

“珠儿…”耳边听到一声轻唤,语气那样温柔缱绻,“我来接你回去了。”

闻言,沈珠心几乎跳到嗓子眼。

喜娘含笑的递上来红绸,一头交给了赵玉珩,另一头则给了沈珠手里。

最后道贺了声:“祝两位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才将沈珠从榻上扶了起来,沈珠站起身,只觉得脚底像踩着棉花一样。

到了门口,喜娘提醒她:“太子妃,仔细脚下。”

门口有一个坎,沈珠刚要抬脚跨过去时,忽然她身子一轻,却被人打横抱了起来。

屋外的喧闹声很大,灌入沈珠的耳膜,似乎察觉到怀里的人不安,他柔声安慰:“别怕…抓紧我,我带你出去。”

说罢,他步履极快,就如一阵风一样,大步朝门口走去。

到了大门口,喜轿早恭候多时了。

他才依依不舍,把沈珠小心的放了下来,又怕她撞到了头,抬起一只手,护到了轿子的顶端,让她坐了进去。

忙完这一切,他才摆手道:“起轿。”

迎亲的队伍这才浩浩荡荡的,往宫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