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在工厂拧螺丝 / 章节正文阅读

第 30 章 第三十章(1 / 2)

作品:《我在工厂拧螺丝

正面刚过唐静后,季秋更加出名了。走路时前排的人会慢下脚步,故意等她走上前,接着在后面咬耳朵。

十里没真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光传回她耳朵里的就有四个版本,消息失真到离谱。最有意思的是二女争一夫的桥段,令她无语到上火嘴长泡。

俗话说得好,舌头底下压死人。不过自从唇舌交锋后,唐静行为举止收敛了很多,季秋推进工作顺风顺水,滑溜地像泥鳅。

转眼到了7月初,各部梳理进程达到1/4,但从每日跟踪汇报的进展来看,速度出现放缓趋势。

季秋正为进度缓慢发愁,原仓储代表面色仓皇地找到她。莉姐无奈地表示节点环节越写越多、越描越乱,彼此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前一分钟刚把上游交界名词定下来,下游的人又叫嚷着不符合固有叫法。按起葫芦又起瓢,她快心力交瘁了。

这可难办了,匡仪和副总去广州出差了。

季秋连忙走访三四个组员,发现都存同样的问题。其中的pc(生产计划部)代表把流程图一拉,满堂的红名边框,都被反复定义解释,甚至出现长达十个字的特定名词。

他指着电脑屏幕苦涩一笑:“再这么搞下去,我每天别的事也甭干了,净搁这写小作文了。”

季秋脸上火辣辣的,pc代表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和别人意见不统一就自己造词。争辩不过别人就以笔代刀,塑造全盘新词,注释奔着小论文去写。

制造部代表划着椅子过来,碰碰季秋道:“我土埋半截不跟你摆龙门阵,这个问题很严重,继续搞下去大家都累。彼此不在一起办公,就靠群聊保持沟通,效率太慢了。”

“范哥说得在理,我发出去的问题没几个有回音,只能先将就画画交差了。”pc代表点头附和。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生产部主管吴帆还未落座就调侃他,“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每天打开电脑就是干,别人问你话连屁股都不带挪。”

pc代表掸掸衣服站起来:“这不就站起来了?”他诚恳地建议季秋把大家召集起来开大会,实在不行就脱产。

吴帆立马制止,认为此项做法破坏生产计划,损益不能持平。

俗话说兽医多了治死牛,季秋把争论的问题和建议都记下来,等回去再讨论讨论可行性。

回去就和老余一通交涉,彼此无言,对着白板干瞪眼。

“咱俩真错了?”老余语气虚浮心里没底,旁敲侧击地问了几回季秋。

季秋默不作声,摇头不算点头算,看样子也是肯的。

老余口中的,来源在于项目初期,匡仪提供了一份专有名词录,用以规范流程描述,避免自己瞎起名,引起上下游部门的认识偏差。

可惜名录的前身是其他大厂的做法,许多名词并不适用于小厂的习惯,所以季秋联名老余带着一众组员抵制掉这份名录,认为组员有能力处理好模糊边界的名词定义。

可人算不如天算,随着流程分级和分层逐渐清晰,大家发现业务虽繁杂,但重复性内容太多了。对于跨部门的流程节点,彼此承接的同一环节,在叫法、视角和时间点甚至于标准,都存在理解差异。

比如设计部这一步骤,流动到pc部就转变成,且时间点也不同。设计部在后,pc部在后。

说一千道一万,问题就出在绘制上下左右的关联流程、业务节点时,组员不可避免地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偏差中。

身为监督小组,季秋为当时的抵制做法悔恨。他俩向匡仪反馈问题后,陷入了深深地自责。

不久,手机在桌上响起,他俩谁都不想接。

“你去。”

“你去吧,我请喝水。”老余回绝她。

季秋伸出拳头做最后的挣扎:“猜拳,一把定胜负,谁输谁接。”

“公平!”老余赞同。

3——2——1!

季秋:剪刀。

老余:锤子。

“快接吧,都快挂了!”老余轻抚胸口,仿佛逃出生天。

季秋清清嗓子,僵直着脖颈接通电话:“喂,匡大。”

听筒里风声呼呼,电流声丝丝拉拉。

“匡大?”季秋试探性再叫一句,断断续续的人声传来,似乎信号极差。

“嘟嘟嘟嘟……”

挂了!

一句话没说成,季秋有些焦急,身后的烂摊子得想个办法处理了。

“群里来消息了。”老余跑回工位一瞧,匡仪给出一串儿路径,附上一句简短的回复——去风险登记册上找答案。

路径指向部门共享文件夹,经过一番寻摸,老余找到了一份表单,两人在看完首行的记录后,在对视中无声呐喊——牛掰!

原来匡仪早在风险报告里预测了丢弃专有名词的恶性后果,而且他判定其为可控风险,甚至留下了处理策略与变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