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安史之乱 (下)(1 / 2)

作品:《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河东镇这里,辖区是晋地北部一带,其治所是在太原府这里。

其主要防御目标,是北部的突厥人,军镇定员兵额五万五千人。

太原府的节度使府邸之中,一身战甲的王霄高居首座,下边文武分列两排肃穆而立。

“安禄山这倒是做了一件好事情。”

王霄将郭子仪发来的军情战报仍在了案几上,目光环顾四周“安禄山驱赶草原杂胡强攻渝关,现在杂胡们已经死伤数万。这可都是各部落的青壮。”

草原上可不讲究什么孝道,老人通常都是会被抛弃,妇孺什么的也都是能活着就行。

真正作为核心主力的,都是那些青壮。

一个部落一旦失去了大量的青壮,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过了燕山,北边的气候就是非常寒冷。

冬天落下白毛雪的时候,甚至整个部落都会彻底消失在大雪之中。

生活条件如此艰苦,想要养活一个青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安禄山驱赶着那些大小部落的核心青壮们冲击渝关,造成的惨烈伤亡没个几十年是恢复不过来的。

对于王霄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好事情,甚至他都有心给安禄山留个全尸了。

“陛下。”

作为名义上的统军大将,高仙芝第一个出来说话“安贼数十万大军云集渝关之下,臣恐渝关不可持久。”

王霄没回应他,而是将目光看向了王忠嗣“从河东这里出发,要多久能到平卢。”

现任河东镇节度使王忠嗣,思索了一番回应说“陛下,若是大军出战,当有月余之时。”

随后他跟着解释说“主要是大军人数众多,又有诸多随军民夫以及海量物资,而且北出代州雁门还要过突厥人的地盘...”

“狗屁的突厥人地盘!”

王霄大怒,当即拍了桌子“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皆为华夏之土!”

堂中文武,急忙齐齐行礼“陛下所言甚是。”

突厥本来是被灭亡了的,可高宗李治时期,草原上的突厥部落再度反叛重新立起了突厥的国号。

之后武则天上位,干脆封其可汗为归国公,允许其占据大片的草原之地。

等到武周完蛋之后,突厥人再度反叛,依旧是控制着北地草原。

而这些突厥人,也是河东镇,范阳镇,平卢镇的主要打击目标。

经过这些年不断的重创,原本突厥人是要彻底消亡了的。

可之后安禄山生出了养寇自重的念头,暗中支持突厥人反倒是让他们坚持到了现在。

这次安禄山反叛,突厥人也是摇旗呐喊的追随。

对于王霄来说,要不了多久之后,突厥人就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用在行军上。”

王霄当场拍板“高仙芝,你去挑选一批精锐出来,人数不超过五万,随军携带二十天口粮,尽可能的减少随军民夫。之后即可出发,出雁门绕行直击平卢!”

高仙芝心说‘我才是陛下你任命的行军大总管呐。’

当然了,这番话他可不敢说出来,能说的只有一句“臣遵旨。”

之后王霄看向了王忠嗣“你带着剩下的兵马和物资,直接出晋地去范阳支援郭子仪。”

“朕给你们两天的时间,两天之后朕立马就出发去雁门。”

“陛下,时间太急切了,可否稍稍宽限...”

“陛下,万金之躯不可亲临险地啊...”

“陛下,现在天都快黑了,两天是两天后的早上还是晚上啊...”

“陛下...”

一群人纷纷呼喊着王霄,诉说着自己的困难以及顺手拍个龙屁什么的。

毕竟这是在行军打仗,但凡出现丝毫错误,那可就是军法无情了。

这可不比朝堂上,干什么事情都有个回旋的余地。

在战场上事情没办到或者没能办好,那都是直接行军法的。

然而无论众人如何呼唤,留给他们的只有王霄转身离去的背影。

众人无奈,只能是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

两天之后的清晨时分,好不容易才倒下眯了一会的高仙芝,被自己的亲兵用力摇晃醒来。

“何事?”

“大总管,陛下出兵了!”

“什么?!”

王霄严格遵循自己的承诺,清晨时分吃过简单的早饭,他就翻身上马带着北衙六军的精锐骑兵们,轰轰隆隆的冲出了太原府,直奔北边的代地而去。

在他的身后,高仙芝,封常清,王忠嗣等人则是急匆匆的集结人马,陆陆续续的追了上去。

文官之中也有许多人跟了上去,像是李白杜甫等人都是策马疾驰。

一时之间,从太原府通往代地的道路上,挤满了骑马与步行的人群。

出了代地的大山,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马背上的王霄,目光扫过这片他曾经来过许多次的地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李白强撑着笑意低下了头,生怕被王霄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