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紫穹天书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卷 曾经少年 第一章 人生初见(1 / 1)

作品:《紫穹天书

时年正是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邻近年关,江陵府飘起了鹅毛大雪,江陵南临长江,北依汉水,地处南国,冬季已是很少下雪,这也是江陵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江陵本是楚国故都,繁华虽不比临安,建康两府,但也是南宋重城之一了。许多富商贵甲都将私人府邸建在此地,便于监管自己家货物流通。雅士墨客也纷纷来此临江赋诗追悼屈原。现任江陵府知府乃是一代大儒张栻,他性子温文尔雅,上任一年来,整顿官纪,减轻人民课税负担,政绩颇为显著,在百姓间显有口碑。今日是张家一年一度去寺院祈福的日子,每近年关,张栻便会带领家眷去城西的寺院进香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泰。一大早,知府大院外便是车马林林,一排穿着新衣的衙役仆人束立在车马前,个个手里端着漆红木盘,上面装着贡品香火待得吉时一到,大队人马便徐徐地向西城进发。

在江陵城西有一座大佛寺,寺内东面设有大雄宝殿,南北是两座偏殿,偏殿之外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角楼,另外还有讲经堂,法堂等。自端平入洛失败后,宋军于蒙古大军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如今襄阳城至夔州一线以北尽为蒙古所得,忽必烈对襄阳城虎视眈眈,奸相贾似道专权,统治者整天清歌艳舞,不理军事朝政,不问百姓生死,赋税暴敛。日子越是苦不堪言,人们越是寄希望于神佛的救助。寺院的香火倒是没有因为乱世有所清减,依旧颇为可观。

此时在大雄宝殿上一位香客正在知客僧的陪同下进香,殊不知所见神像的坐台下面有一个蓬头垢面的瘦小身影在透过台间狭缝张望着这一切。待得香客进完香和知客僧两人相继离去后,一个衣衫破烂的孩童便立刻爬出来抓起供桌上一个刚刚摆上的馒头咬了一口,又立刻躲回神像后面狼吞虎咽起来。这个小乞丐名叫常安,自幼父母双亡,名字是父亲起的,其父原是落第秀才,知晓书理,屡试不中后终于有所顿悟,给儿子起的名字也是有深意的。身处乱世,富贵名利存灭往往只在朝夕之间,但求一世平安足以。常安之所以躲藏倒也不是怕寺院的僧人,而是怕那些过往的香客看见。像他这样饿极了来寺院偷东西吃的孤儿有很多,方丈慈悲,知道时年不易,有田有地的人家尚且还有冻饿之忧,更何况这些孤苦无依的孤儿,于是命令寺院僧人遇见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许驱赶打骂。而且不时会特地留一些食物供品让他们带走。

常安今天除了来这里填饱肚子之外,还有另外一件要紧的的事,昨天他回家发现母亲留给自己的玉佩不见了,说是玉佩,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玉石挂件,色泽斑驳有嗤,根本不值什么钱。但那是母亲生前留给他的,本是作为怀念亡母的唯一的念想,想起母亲时就拿出来看一看。即便是饥荒之年常安也未曾要把它卖了换钱。如今丢了,心中甚是着急,想来是昨天与其他人在寺院打闹时遗落下了,于是他一大早便跑来寺院偷偷四处寻找,可是找来找去,东西没找到,反到是肚子饿了,便溜进大殿偷吃。吃饱了肚子,看见四下无人,常安又爬出来,烦恼道:“哪里都找不到,难道是掉在别的地方,还是被人捡去了?要是前者还好,花点时间可能找回来,后者就大大的麻烦了。”正在这时,一大群人的脚步声渐渐临近,常安连忙躲回佛像后面。看见最前面方丈引着一位身着紫红官衣的青年儒生进门来,那青年相貌随和俊雅,文质彬彬,眉目间却颇具威严,常安可不知道这便是堂堂江陵知府张栻。张栻身后跟着一位貌美少妇,黛眉琼鼻,黑发雪肤,着实是个美人,她手里还领着一个淡绿色绸袄小女孩,女孩儿七八岁的模样,扎着两个小辫,细腻的脸庞就如易碎的瓷娃娃般莹白,惹人怜爱之极,再后面就是端着各色贡品的杂役仆人了。这一群人先后进了大殿,待众人站定,贡品摆放完毕后,来人分主次上前进香。这时,美妇看见女孩低头摆弄一块事物,便俯下身问到:“荩冉,你在看什么呢?”女孩把手上东西抬到母亲面前脆生生地说到:“这是我刚刚在殿门口发现的,看着很漂亮就捡把它起来了。”妇人看了一眼那物事脏兮兮的不起眼皱眉道:“这应该是哪个香客不小心丢在这里的随身饰物,你一个女孩家怎么能随便捡这种东西,让人家看见对你以后名声多不好,快点扔了吧。”女孩被母亲训得委屈,大眼睛一红便要落下泪来,张栻回头看了她俩一眼,冲美妇淡淡一笑说道:“清琅,算了,冉儿喜欢就让她留着吧,虽然不值钱,她在这里遇见了说不定就是一种缘分,是缘就随她吧,我女儿不就是拣拾个东西,我倒要看看有谁敢用这个当说辞玷污她名声。”他前面话说的温文尔雅,后面这句却自然有了股霸气。说罢他转身对女儿眨了眨眼,逗得女儿破涕为笑。美妇看了他俩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轮到母女二人上前进香,女孩刚刚踏前一步,便看见桌台佛像后面蹦出了个黑影,冲着自己就窜过来了,叫道:“把那东西还给我,那是我的!”

这个黑影不是别人,正是常安。自那群人进来以后,他躲在佛像后面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生怕被来人发现。他一直偷偷在台间透过细缝瞧着众人,“不愧是老和尚亲自领来的,这么多手下。哎,等他们都走了我再找机会溜出去吧。”他正在思量脱身之策,却听见张栻一家的对话,仔细一看,女孩手里拿着把玩的不就是自己丢失的玉佩吗!情急之下来不及思索叫嚷一声就直接跑出去。众人见佛像后面窜出来一个人,都甚是惊讶。张栻身为一方知府,临乱不惊,环视周围见来者就只有一人,便一挥手让三位下人围了上去。众人这才仔细一看,发现来者不过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身形干瘦,小脸上都是黑黢黢的脏泥印,头发乱糟糟的,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洗过,身上的破旧棉衣全是一个个窟窿,里面看不见棉絮,想来是破损后无人缝补,时间一长,棉絮自然就掉干净了。张栻看是一个小乞丐,气恼他打扰自己等人上香,挥挥手让下人把他抓起来轰出去。常安一前一后被两个下人拿着便要提了出去,兀自挣扎不已,其他手下见这小叫花凭的凶狠,当下忍不住就要动手给他点颜色看看,张栻看着也不由皱眉。这时方丈上前几步,站在常安身前面向张栻双手合十到:“知府大人,这位少年是附近的孤儿,名叫常安,喜好佛法,颇具慧根。今日是老衲让他来这里,为他讲解佛经的,不料施主今日亲自前来,老衲来前寺迎接贵客一时倒是把他忘记了。想是小常安许久没见到老衲,不耐便前来大殿寻找,谁知惊吓到了贵客,甚是罪过,望施主看在老衲的面子上放小常安离开,就不要为难他了。”张栻看了一眼兀自挣扎的常安,点了点头道“方丈见外了,既是出现在佛寺里,又是方丈客人,那自然是要听方丈的,来人,带到后面给这个孩子一些食物,然后放他回家吧。”方丈喜道:“如此一来,便多谢……”话未说完,便听到那边常安的嚷叫:“哎,方丈大师,你快告诉他,那块玉佩是我的,让他们还给我……”

“什么玉佩?”方丈疑惑道,他没有听见身后面的谈话,自然不知道玉佩的事情。“你说的是它吗?”这时,一个青涩的女孩声传来。众人回身皆看向那个青衣女孩。但见女孩一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一手托着那块玉石,雪白的小手将玉石衬得分外晶莹,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怯怯地看着不远处被抓的常安。女孩怕生,常安一窜出来她就躲在了母亲身后,直到常安刚才喊出玉佩的时候才露出头来。见众人看来,便又躲进了母亲身后。张栻招呼女孩上前来,对方丈介绍到:“这是小女,唤名荩冉。荩冉,还不快点向方丈见礼。”看见小女孩上前给方丈见过礼,张栻回身向常安温声问道:“孩子,你说这玉石是你的可有证据?”

“那,那上面有一条裂纹,就在中间那个地方,你看看,是不是?”

张栻拿过女儿手里的玉石,见上面中间部分确有一道细小裂纹,说道“嗯,看来这块玉石的确是这个孩子所丢的,那么,冉儿你把玉石还给人家吧,不要传出去让别人说我身为地方知府贪昧人家一块小小的玉石。”女孩应了一声,走过去将玉石递还给常安,常安接过玉石,低声说了声谢谢,见她小手雪白,低着头看不到面色,耳根却已是红彤彤的了,忽的转身跑回到了母亲身后再也不出来了,暗自笑道,这女孩怕生的紧啊。

有了这出闹剧,张栻一行人祭祀兴致大减,了了进完香,便要拜别方丈离开,方丈见挽留不住,客套了几句随后亲自送他们出了寺门,常安本只顾低头擦拭他的宝贝玉佩,听到众人出门声响时才抬头,恰巧迎上那女孩看过来的目光,心头一乐冲女孩做了个鬼脸,逗得女孩扑哧一笑,慌忙侧开脸,不再瞧他。少妇见常安衣着破烂,本已不喜,见他冲女儿做鬼脸,不由皱着眉头,拉起女儿便往外走。常安甚觉无趣,趁众人不注意便悄悄离去了。

...

...